國藥堂國醫館三伏灸活動如火如荼 “冬病夏治”養生保健理念深入人心

2017-07-12

三伏灸,是我國傳統醫學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療法,與現代預防醫學有異曲同工之處。早在千百年前就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療法,是世界上最早的預防醫學,冬病夏治三伏灸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,這種療法是通過利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,人們體內陽氣也相對充沛的時機,應用具有溫經散寒補虛助陽的中藥制成藥柱,通過辨證分析后,選擇相應的穴位進行灸治療冬天易患、易發作的疾病。

7月13日是今年“三伏天”的初伏,這也意味著將進入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。通過去年國醫館三伏灸活動的宣傳以及微信平臺的推廣,三伏灸冬病夏治的養生保健理念已深入人心,今年來治療人數劇增。一大早醫藥商場國醫館內人頭攢動,接受治療的人已排起了長。上午12時許,前來治療的人員達到爆滿狀態。人群中男女老少都有,有的人是連續做了年,有的人則是第一次來體驗。短短一個上午,已經接診300多人。

為做好此次三伏灸,國醫館人員在總結去年活動經驗的基礎上,早早就做起了準備,包括人員的安排,艾條、生姜等相關物資的備置,就連一個個小小的艾柱都是醫館人員利用空閑時間自己動手制作的。為提高工作效率,避免忙中出亂,國醫館人員分工協作并且一個醫生負責一組治療人員。先由陳館長詳細問詢病患體質特征之后“辨證”選穴,接著由其他醫生在定好的穴位上放置鮮生姜片,在姜片上放圓錐形艾柱,先灸到局部皮膚潮紅,連續灸三次,最后把調好的膏藥貼到穴位上。同時國醫館還精心熬制了姜茶供大家飲用,加強治療效果。

不少病患表示,去年來醫館做了三伏灸之后,腸胃功能絮亂的癥狀減輕了,病情較輕的甚至有的就沒發作,許多免疫力低下、冬天容易感冒的孩子,自從貼了三伏貼以后,感冒的次數少了。也有不少咽炎引起咳嗽以及過敏性鼻炎的患者表示有很好的療效。除了過敏性呼吸道疾病的人群,因為腰椎、膝關節等不適來做三伏灸的病人也很多。其中不少的患者都是多個穴位一起做,來治療多個疾病。

為了方便上班族前來做三伏灸,醫館日當天中午時間沒有休息。伏日當天不能來的人,可于前后幾天來治療,不影響療效。今年“三伏”時間安排如下:初伏:7月13日;中伏:7月23日;末伏:8月12日。

三伏灸治療期間注意事項

1、貼藥24小時內忌食牛羊肉、燒鵝、芋頭、螃蟹蝦等發物以及綠豆苦瓜等寒涼事物。忌飲冷飲,室溫不宜過低(低于27℃)。

2、貼藥后起水泡是正?,F象。灸前灸后可根據個人體質,適當服用適度的高麗參、姜茶等。

3、貼藥處避免擠壓,貼藥后局部皮膚有輕度灼熱感,皮膚出現紅暈,均屬正?,F象。成人一般貼3-4小時,兒童貼1-2小時,各人皮膚耐受情況不一樣,但以能耐受為度。貼藥后如皮膚出現水泡,應注意保護好創面,避免碰水、抓破引起感染,可外敷紅霉素軟膏或京萬紅,必要時前來醫館處理。

欧美激情精品久久_中日无码在线观看_囯产目拍亚洲精品网址_青青青国产免费手机视频在线观看